为什么冬天动物要冬眠而人类不用?
这种物质不同于辅助睡眠药物,因为它来自生物大脑产生的一种内源性化合物,因此没有副作用,更适合生物使用。而为了更深入的了解这种冬眠激素,研究员分别从沉睡时间不等的黄鼠体内抽取血液,最后的结论是沉睡的时间越久的黄鼠,体内的戴德勒物质越多。
让不冬眠的动物也进入冬眠
或许,这种方式只适合于习惯冬眠的动物,那么戴德勒物质是否也能让其他种类的动物进入睡眠状态呢?
为此,科学家将含有戴德勒物质的药剂,打入了从不冬眠的猴子的体内,得到的结论也是让人兴奋的,猴子注射药物以后,也缓缓的进入了冬眠的状态,比如呼吸放慢,新陈代谢放慢,甚至连体温也会降低。由此,科学家认为,“人工诱导冬眠”技术,有望继续深挖。一旦这样的技术真的成熟,不管是对于医疗还是航天科技,都是一个超强的辅助。
人也能用此办法达成冬眠吗?
既然解决了可以进入冬眠的条件人类是不是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,进行长期休眠,达到穿越时空亦或者是人们所说的长生不老的目的呢?
非也,在冬眠这一领域中,人类比动物差的地方不止局限于不会自体产生冬眠激素,还有体内废弃物质的排泄。
正常人睡6-8 个小时都会被屎尿屁憋醒,有的人甚至半夜也要起来去个卫生间,即便是人在冬眠的时候,新陈代谢会降低,也是需要排尿的。我们都知道,肾脏的主要功能就是排泄掉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产生的垃圾,这其中就包含了氮质废物。
而在冬眠的过程中是没有排泄的能力的,时间久了,氮质废物就会堆积在肾脏之中,就容易影响体内的水电平衡,造成严重的尿毒症。
你想试试便秘吗?那就冬眠吧
此外,我们都知道,熊与其他的冬眠动物不太一样,熊是通过在冬眠前大量的进食,来积累在过冬时身体里的能量,那么伴随着大量的食物,就会产生大量的粪便。所以熊在冬眠的时候,堆积在肠道里的粪便是如何控制的呢?大量的有毒物质不会造成肠道负担吗?这就是熊比人厉害的地方。
科学家在对冬眠苏醒后的熊的粪便进行检查的时候,发现熊的粪便不仅少而且非常非常的坚硬,也就是说,熊的肠胃吸收的能力很强,而且粪便中的水分含量很低。
至于如此坚硬的粪便起到什么作用,大家就可以自行想象了。
熊厉害的并不止于它的肠道,还有它的肾脏,人类的肾脏无法消耗氮质废物,堆积到极限就会引发疾病,但是冬眠类动物最强大的还是肾脏。
冬眠的动物为何不会出现肌肉萎缩等问题
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,曾在《科学》中发表一篇关于冬眠松鼠如何回收氮质废物,维持体内蛋白质平衡的文章。这篇文章十分直观的说明了,冬眠的动物为何不会出现肌肉萎缩,肾脏衰竭的问题。
研究人员通过对夏季、初冬、深冬三个阶段的冬眠松鼠的肠道进行了微生物群检测,在检测的过程中,发现了在这些松鼠的肠道菌群之中,含有一种叫做脲酶基因的物质,且在冬眠期间这种物质含量会更高。
在肾脏产生尿液而无法排出氮质废物的时候,尿素会通过尿素通道蛋白而转移到肠道之中,而这个时候,肠道中的脲酶基因就会将肠道中的尿素分解成氨基酸等氨氮化合物,将尿素中的氮质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。
这些氨氮化合物会被身体反吸收,补充肌肉蛋白质、氨基酸,这样一来不仅不会造成肾脏负担,反而还会维持肌肉中蛋白质和水分的饱和度,维持弹性。这也就是为什么动物睡一整个冬天都不会出现肌肉萎缩,而人类睡一夜都要翻无数次身的原因了。
这大概就是人类与冬眠动物之间的差距了,不管是肠胃,还是肾脏,人类都比不上动物,更别说自体产生冬眠激素了。
所以,人类真的想要冬眠,只能依靠外部仪器。当然科学家针对冬眠动物的研究目的,不止于想要让人类冬眠。在漫长的宇宙征程中,无人交流的孤寂,匮乏的食物资源,都是推动人类研究动物冬眠机关的动力。
此外在研究这些动物冬眠的过程中,在医学方面,也会得到非常大的启发,冬眠激素用于临床医疗,减缓危急病人的新陈代谢,给医护人员更多的救治时间;脲酶基因有望辅助基因完成肌肉萎缩项目的研究。
科学与医疗从来都是相辅相成,在人类踏上星辰大海的正途之前,这些都是必要解决的研究课题,相信不久的将来,伴随着所有问题相继解决,人也会离星辰大海越来越近。
来源:宇宙解码
版权保护声明:
西安科普是以传播科学科普知识为主的公益性公众号,均不通过采编的内容(包括文字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、软件、程序等)参与任何商业活动、获取商业利益。本公众号采编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删除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,特此鸣谢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