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说文解字》第281课:古人还用什么字表示“远”的意思?

    2025-07-13 12:19:04

    (中流击辑)

    逖的小篆写法如图:

    (逖的小篆写法)

    2、迥。读jiǒng。《说文解字》给的解释是:“迥,远也。从辵,冋(jiōng)声。”形声字。本义是远。《尔雅·释诂上》:“迥,遐也。”比如汉代班固的《幽通赋》:“梦登山而迥眺兮,觌幽人之仿佛。”梦见自己登上高山向远处眺望,依稀看到了神人。“迥眺”就是远眺。

    (迥眺)

    蔡琰《悲愤诗二首》之一:“长驱西入关,迥路险且阻。”也用迥的本义。

    本义之外,迥还有其他用法,比如:(1)迥然。形容差得远。辛弃疾《念奴娇·赠夏成玉》:“雪里疏梅,霜头寒菊,迥与余花别。”再比如宋代张戒《岁寒堂诗话》卷上:“文章古今迥然不同,钟嵘《诗品》以古诗第一,子建(曹植)次之,此论诚然。”后来,“迥然不同”发展成为成语,形容差别很大,一点儿也不相同。又比如《红楼梦》第五回:“小鬟捧上茶来,宝玉觉得香清味美,迥非常品。

    (2)僻远的处所。唐代慧琳《一切经音义》卷一:“迥,古文作冋。《说文》:‘邑外谓之郊,郊外谓之野,野外谓之林,林外谓之冋。象远界也。“比如李商隐的诗《行次西郊作一百韵》:“常恐值荒迥,此辈还射人。”

    (3)独。唐代慧琳《一切经音义》卷三十六:“迥,独也。”比如杜甫《秦州杂诗二十首》之五:“哀鸣思战斗,迥立向苍苍。”

    (杜甫在秦州)

    此外,迥还是姓,《万姓统谱》有载。

    迥的小篆写法如图:

    (迥的小篆写法)

    3、逴。读chuò。《说文解字》给的解释是:“逴,远也,从辵,卓声。一曰蹇也。读若棹苕之棹。”形声字。本义是远。《广雅·释诂一》:“逴,远也。”王念孙《广雅疏证》:“超之言迢也……逴亦超也,方俗语有轻重耳。”比如《楚辞·远游》:“舒并节以驰骛兮,逴绝垠乎寒门。”洪兴祖《楚辞补注》:“逴,远也。”放开缰绳任马儿飞奔,远到天边北极的寒门。又比如《史记·卫将军骠骑列传》:“取食于敌,逴行殊远而粮不绝。”从敌人那里取得粮食,所以能够远行到极远的地方而没有断绝军粮。

    (卫青)

    逴字本义之外,还有其他用法,比如:(1)超越。颜师古《匡谬正俗》卷六:“逴者,谓超踰不依次第。”比如宋代梅尧臣《时鱼》:“四月时鱼逴浪花,渔舟出没浪为家”。

    (浪里渔舟)

    (2)行走的样子。《集韵·药韵》:“逴,行貌。”又指巡行。比如《续资治通鉴·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》:“统制官张顺通,以百骑巡逴,与敌遇,击之。”

    (3)惊动。《方言》卷二:“逴,惊也。”比如唐代沈亚之《柘枝舞赋》:“欻然逴姹,翔然嫣偃。”实际上,这一用法,已经是方言的用法了。

    (4)跛。这是《说文解字》所给的第二个解释:“逴,蹇也。”《方言》卷二:“自关而西,秦晋之间,凡蹇者或谓之逴,体而扁长短亦谓之逴。”又卷六:“逴,蹇也。齐、楚、晋曰逴。”这个用法也是方言的用法,未见典籍有实例。

    逴字的小篆写法:

    (逴字的小篆写法)

    (【说文解字】之281,部分图片引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