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关方圆的成语有哪些(方圆的成语有哪些)(39个)

    2025-07-16 19:36:20

    有关方圆的成语有哪些(方圆的成语有哪些):文圆质方,上下打量,不成方圆,凿圆枘方,刓方为圆,削方为圆,圆凿方枘,圆孔方木,圆顶方趾,圆颅方趾,圆首方足,外圆内方,外方内圆,戴圆履方,扞格不入,指方画圆,挠直为曲,斫方为圆,方凿圆枘,方圆可施,方圆殊趣,方底圆盖,方枘圆凿,方正不苟,方足圆颅,方趾圆颅,方领圆冠,智圆行方,枘凿方圆,枘圆凿方,格格不入,毁方投圆,规圆矩方,言方行圆,随圆就方,随方就圆,随方逐圆,立身行事,凿枘圆方。1、文圆质方 wén yuán zhì fāng

    释义:文圆质方 指外表随和而内心方正。

    2、上下打量 shàng xià dǎ liàng

    3、不成方圆 bù chéng fāng yuán

    释义:不成方圆 方圆:借指规矩。形容言语行动没有规矩,不成样子

    出处: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离娄之明,公输子之巧,不以规矩,不成方圆。”

    4、凿圆枘方 záo yuán ruì fāng

    释义:凿圆枘方 凿:榫卯;枘:榫头。榫眼是圆的,榫头却是方的。比喻双方龃龉不合

    出处:战国·楚·屈原《九辩》:“圜凿而方枘兮,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。”

    5、刓方为圆 shū fāng wéi yuán

    释义:刓方为圆 《楚辞 九章 怀沙》:“刓方以为圜兮,常度未替。”王逸注:“言人刓削方木,欲以为圜,……以言谗人谮逐放己,欲使改行。”圜,同“圆”。把方的削成圆的。比喻改变忠直之性,随俗俯仰。

    出处:战国·楚·屈原《楚辞·怀沙》:“刓方以为圆兮,常度未替。”

    6、削方为圆 xiāo fāng wéi yuán

    释义:削方为圆 雕琢方正为滚圆。比喻磨砺个性,改变不良行为

    出处:《晋书·熊远传》:“遂便世人削方为圆,挠直为曲。”

    7、圆凿方枘 yuán záo fāng ruì

    释义:圆凿方枘 凿:榫眼;枘:榫头。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。比喻不相投合;格格不入。

    出处:战国 楚 屈原《楚辞 九辩》:“圆凿而方枘兮,吾知其龃龉而难入。”

    8、圆孔方木 yuán kǒng fāng mù

    释义:圆孔方木 把方木头放到圆孔里去。比喻二者不能投合。

    出处: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:“若将有限心识作无限中用,如将方木逗圆孔。”

    9、圆顶方趾 yuán dǐng fāng zhǐ

    释义:圆顶方趾 同“圆首方足”。

    出处:清·龚自珍《〈升平分类读史雅诗〉自序》:“彼非圆顶方趾、父母所生之民耶?”

    10、圆颅方趾 yuán lú fāng zhǐ

    释义:圆颅方趾 方脚圆头。指人类。

    出处: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精神训》:“故头之圆也像天,足之方也像地。”

    11、圆首方足 yuán shǒu fāng zú

    释义:圆首方足 代指人类。

    出处:《淮南子·精神训》:“头之圆也象天,足之方也象地。”

    12、外圆内方 wài yuán nèi fāng

    释义:外圆内方 形容外表随和;内里刚直。圆:圆通;方:方正。

    出处: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郅恽传》:“案延资性贪邪,外方内圆,朋党构奸,罔上害人。”

    13、外方内圆 wài fāng nèi yuán

    释义:外方内圆 谓外表正直,内心圆滑。

    出处:《后汉书·致恽传》:“案延资性贪邪,外方内员(圆),朋党奸,罔上害人。”

    14、戴圆履方 dài yuán lǚ fāng

    释义:戴圆履方 履:踩着;圆、方:古人以为天圆地方。头顶着天,脚踩着地。指生活在人间。

    出处: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本经训》:“戴圆履方,抱表怀绳,内能治身,外能得人。”

    15、扞格不入 hàn gé bù rù

    释义:扞格不入 扞:绝;格:坚硬;扞格:相互抵触,格格不入。过于坚硬而难于深入。形容彼此意见完全不合。

    出处:《礼记·学记》:“发然后禁,则扞格而不胜。”郑玄注:“扞:坚不可入之貌。”

    16、指方画圆 zhǐ fāng huà yuán

    释义:指方画圆 谓谈论时以手指比画。

    出处:明·宋濂《王府君墓志铭》:“或共其议论,辄掀眉吐气,指方画圆,滚滚数千言不休。”

    17、挠直为曲 náo zhí wéi qū

    释义:挠直为曲 将直的拗成弯的。比喻变刚强正直为阿世取容。

    出处:汉荀悦《汉纪 成帝纪二》:“挠直为曲,斫方为圆;秽素丝之洁,推亮直之心。”

    18、斫方为圆 zhuó fāng wéi yuán

    释义:斫方为圆 斫:砍,削。把方的东西砍削成圆的。比喻人变方正为圆滑

    出处:汉·荀悦《汉纪·成帝纪》:“挠直为曲,斫方为圆,秽素丝之洁,推亮直之心。”

    19、方凿圆枘 fāng záo yuán ruì

    释义:方凿圆枘 凿:榫眼;枘:榫头。方枘装不进圆凿。比喻格格不入,不能相合。

    出处:战国·楚·宋玉《九辨》:“圆凿而方枘兮,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。”

    20、方圆可施 fāng yuán kě shī

    释义:方圆可施 施:施行,实施。方圆都能适应。比喻具有多方面的才能

    出处:《南齐书·沈宪传》:“补乌程令,甚著政绩。太守褚渊叹之,曰:‘此人方圆可施。’”

    21、方圆殊趣 fāng yuán shū qù

    释义:方圆殊趣 殊趣:不同的意趣。因方圆形状各异,意趣大相径庭。比喻人或事物各异,其意趣或特征也各不相同

    出处:《宋书·礼志一》:“今者见生,或年在扞格,方圆殊趣,宜听其去就,各从所安。”

    22、方底圆盖 fāng dǐ yuán gài

    释义:方底圆盖 方底器皿,圆形盖子。比喻事物不相合。

    出处: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兄弟》:“今使疏薄之人而节量亲厚之恩,犹方底而圆盖,必不合矣。”

    23、方枘圆凿 fāng ruì yuán záo

    释义:方枘圆凿 枘:榫头;圆凿:圆榫眼;卯眼。方形的榫头;圆形的卵眼。比喻格格不入、不相容、不适宜。

    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》:“持方枘欲内圜凿,其能入乎?”

    24、方正不苟 fāng zhèng bù gǒu

    释义:方正不苟 方正:正直;苟:苟且,不正派。指为人品行正直,不逢迎诌媚

    出处:清·钱泳《履园丛话·者者居》:“嘉定有老儒,名朱纲,为人方正不苟,颇信佛老之说。”

    25、方足圆颅 fāng zú yuán lú

    释义:方足圆颅 方形脚、圆形头为人的特征,因以指人类。同“方趾圆颅”。

    出处:《陈书 高祖纪上》:“茫茫宇宙,惵惵黎元,方足圆颅,万不遗一。”

    26、方趾圆颅 fāng zhǐ yuán lú

    释义:方趾圆颅 趾:脚;颅:头。方趾圆头;原指人的脚和头;代指人类。

    出处:《南史 陈纪上 高祖》:“茫茫宇宙,惵惵黎元,方趾圆颅,万不遗一。”

    27、方领圆冠 fāng lǐng yuán guàn

    释义:方领圆冠 方形的衣领和圆形的帽冠,为古代儒生的服饰。亦借指儒生。

    出处:南朝·梁·何逊《七召·儒学》:“方领圆冠,金口木舌。谈章句之远旨,构纷纶之雅说。”

    28、智圆行方 zhì yuán xíng fāng

    释义:智圆行方 圆:圆满,周全;方:端正,不苟且。知识要广博周备,行事要方正不苟。

    出处:《文子 微明》:“老子曰:凡人之道,心欲小,志欲大;智欲圆,行欲方。”

    29、枘凿方圆 ruì záo fāng yuán

    释义:枘凿方圆 枘、凿,榫头与卯眼。一方一圆,则无法投合。比喻不调协,扞格不入

    出处:明吾邱瑞《运甓记弃官就辟》:“一官寥落误儒绅,枘凿方圆迕世情。”

    30、枘圆凿方 ruì yuán záo fāng

    释义:枘圆凿方 比喻不调协,扞格不入。参见“枘凿方圆”。

    出处:《好逑传》第十五回:“不过冥冥中若无作合,则日东月西,何缘相会,枘圆凿方,入于参差。”

    31、格格不入 gé gé bù rù

    释义:格格不入 形容彼此不协调;不相容。格格:阻碍;隔阂。入:融洽。

    出处:清 袁枚《寄房师邓逊斋先生》:“以前辈之典型,合后来之花样,自然格格不入。”

    32、毁方投圆 huǐ fāng tóu yuán

    释义:毁方投圆 比喻抛弃立身行事准则,曲意投合别人。

    出处: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汉过》:“毁方投圆,面从响应者,谓之‘绝伦之秀’。”

    33、规圆矩方 guī yuán jǔ fāng

    释义:规圆矩方 比喻够标准,合法度。

    出处:《汉书·律历志上》:“夫推历生律制器,规圆矩方,权重衡平,准绳嘉量。”

    34、言方行圆 yán fāng xíng yuán

    释义:言方行圆 谓言论正直而行为圆滑。

    出处:汉·王符《潜夫论·交际》:“凡今之人,言方行圆,口正心邪。”

    35、随圆就方 suí yuán jiù fāng

    释义:随圆就方 同“随方就圆”。

    出处:宋·叶绍翁《四朝闻见录·恭孝仪王大节》:“濮祖之后,性比山麋,貌同野瘦,随圆就方,似无惟有。”

    36、随方就圆 suí fāng jiù yuán

    释义:随方就圆 处事顺应形势和情况的变化;待人随和而不固执。

    出处:元·马致远《青衫泪》第二折:“好使的钱,你好随的方就的圆,可又分的愚别的贤。”

    37、随方逐圆 suí fāng zhú yuán

    释义:随方逐圆 ①谓立身行事无定则。②根据物体的形状、地形的高低等作出与之相适应的设计构造。

    出处: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58回:“和光混俗,惟其利欲是前,随方逐圆,不以廉耻为重。”

    38、立身行事 lì shēn xíng shì

    释义:立身行事 立身:指为人;行事:指行为。指处世待人的行为。

    出处:唐·刘知己《史通·序传》:"降及司马相如,始以自序为传,然其所叙者,但记自少及长立身行事而已。"

    39、凿枘圆方 záo ruì yuán fāng

    释义:凿枘圆方 凿:榫眼;枘:榫头。圆榫眼,方榫头,两下里合不来。比喻格格不入。

    出处:战国·楚·宋玉《九辩》:"圆凿而方枘兮,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。"